冬季最后第二个节气小寒,作为包含了三个九的节气,所以往往这小寒一至,无论你在南在北,或是在西在东,这衣服都得裹紧了再出门,作为最冷清的节气,小寒自古便是一个以多寒多邪的节气,所以此时的养生工作各位更是不能轻易落下。
一般来说小寒时节,虽然阳气仍处于回升的阶段中,但大体还是处于一个“阳潜阴施”的状态中,即阴气的影响依旧“凌厉”,以至于阳气还处于一个被迫“潜藏”的状态中,所以作为在阴阳转换过程中颇具重要的节气,小寒时节正是我们在冬季调理身体、健康体魄的一个绝佳时机。
小寒饮食:腊八美食
今年的小寒在腊月初三,而初三离初八仅仅也只有五天,说起这个腊月初八,很多人或许没什么感觉,但是一说起腊八节,相信大家没有不知道的,而腊八时节,南北两端都会自煮腊八粥,并且随着冬气的日盛,北方为了让饺子更好吃,而南方为了让馄饨味更香,也都会腌起腊八蒜,甚至腌完了蒜,还剩一些醋的人家,就会拿醋再去腌一个醋泡姜来吃。
这里先说腊八粥,这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相传这腊八粥从宋代开始,就已成为了民间过腊八时的必吃之一,如《梦梁录》中便有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而传统腊八粥的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和桂圆及各种豆类。”关于腊八粥的营养,清代的曹燕山就专门撰有《粥谱》加以记录,其中曹燕山认为腊八粥具有调理营养,易于吸收的优点,是“食疗”佳品,多喝腊八粥可以起养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之效。
接着除了腊八粥外,制作腊八蒜以给饺子或者菜肴添香,也是小寒节气不可缺少的美食环节之一,而腊八蒜的制作方法其实和醋泡姜的做法一样,只需要用到醋和原料即(蒜或姜)可,因为相比直接用醋浸泡就可制成的腊八蒜外,醋泡姜的制作方法稍难一些,所以这里先介绍醋泡姜的做法。
醋泡姜家常做法:取白姜或新鲜嫩姜若干,洗净之后切为薄片,接着先以盐渍,先以盐渍可去掉姜中多余的水分,同时还能让姜片口感更加爽脆。
之后等姜片出水,便可挤去水分撇净多余盐分,放在通风处先使姜片干燥,最后存入罐中,倒入陈醋,冷藏三宿便能食用,这醋泡姜相比腊八粥而言,更适合早晨佐粥,但用醋泡姜时切不可贪嘴多吃,应尽量控制在四五片内为好,这样养成大小寒食姜的习惯后,这往后寒气想入脾胃便是难如登天的了。
加之民间俗话说的好:“饭姜蒜肉,消化不愁。”这小寒节气的时,因为体内的血液受寒冷的影响,往往也都会出现流畅不通的问题,加之如果又有胃口低迷、消化不良等问题存在,那么必然使我们更加难受。所以小寒时节吃姜便可有助身体利化。
而在这醋泡姜的众多粉丝里,正有一人年近百旬,食姜历史已有四十多年,此人正是国医大师路志正,他曾向人推荐醋泡姜,认为醋泡姜能够保持脾胃功能正常,维持气血生化充足,使身体其他的脏器的功能也容易保持一个正常的状态,且对心脏也有直接受益的作用。即便年岁已高,但其仍发固神健:甚至对外笑称拥有着“9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
一如路志正老先生在书中曾表示,醋泡生姜在温补阳气方面功效更大,而阳虚乃万病之源。所以一旦姜中加入醋,让醋起收敛之功,便可以在使身体阳气升腾的同时,还能疏发掉我们体内瘀滞的肝气。
这款用铜陵白姜腌制的醋泡姜。铜陵白姜的纤维很少,含水量高,相比于普通的生姜来说,辛辣味要小很多,在口感上更胜一筹,吃起来非常爽口。
但是这种食材对于保鲜的要求很高,要想锁住它的鲜嫩的口感,就要在姜刚出土时,经过简单的修剪,去掉姜芦就送去工厂进行加工,用腌制的方法来保鲜。
制作的配料天然健康,只有白姜、食醋、食盐、白砂糖和纯净水,除此再无别的添加,没有防腐剂,一口咬下去,鲜嫩脆爽,酸甜中带着一丝姜的辣味,虽辣却不呛口,汁水特别足。
一口咬下去,脆爽多汁,细细咀嚼,感觉胃口一下子都被打开了,渐渐地这股暖流涌入胃中,感觉平时总是凉凉的胃一下子就暖起来了。每天早上在吃早饭的时候,顺带吃上2~3片,既能当开胃的小菜,也能就粥吃,酸辣爽口,一天的精神气都足了。
这款醋泡姜,是我们几经寻访安徽铜陵,找到数十家厂商,最后挑选出一款无论是口感还是制作工艺都非常不错的,地地道道的铜陵味道。
小寒调养,最重要的是记住4个字
一躲:躲寒邪
小寒以后,气温将逐渐走至最低点,加之彼时人体阳气气息微弱,且都处于蛰伏的状态之中,故而小寒时节最好尽量不要外出,即便为了工作或是其他要紧事而外出时,也应做好防寒的准备。
二养:先养心,后养阴
因为小寒时节,温度过于寒冷,加之“热胀冷缩”原理的影响,彼时人体血管收缩起来会相对剧烈,且寒冷也还会使血管相对以往更加“脆硬”,所以每逢小大寒节,医院便会迎来一个心脑血管的高发期,故而小寒期间,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应做好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双重保养,以避免因为寒冷或情绪过激所导致的突发事件。
此外小寒期间,人体阳气匮乏,所以此时应坚守“养精蓄锐”之道,平时居家或者工作要多以“静”为主,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而使汗液大泄。所谓:“春夏滋阳,秋冬敛阴。”人体养阴,应先从“底”做起,比方说维系好脚部的温暖,便是敛阴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如《内经》所云:“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意思是湿寒之气侵入人体时,一定首先从足部开始,加之足部为各经络所富含之处,所以通常来讲一旦足部遭寒,也能率先感知,但偏偏每逢冬季很多人却对自己手脚冰凉的现状不以重视,殊不知这阳虚体寒的体质便是从此开始的。
再者,我们一天外出工作下来,回到家里也是一身寒气,而要想驱散这些寒气,泡脚可谓最廉价、最快速的方法了,所以一般很多人泡脚的第一感觉有时往往不是温热之感,而是先一阵轻微的冷颤才觉暖流入体,这便是因为泡脚可以排寒的缘故。
但泡脚的时候,我们也一定得稍微注意一下把控时间,这时间最好控制在十五分钟内,且要以出微汗为最佳,所谓“汗主化邪之功。”这汗一排,邪气也就顺着去了。
最后,泡脚的水温也要注意,如果水温太冷让经络收缩起来,那么将起不到半点驱寒的作用,而太热则会伤及皮肤让第二天的寒邪变得更加严重,所以泡脚的温度最好控制在40~45°左右。当然如果为了效果更好,那么最好去使用一些带了独特药材的泡脚包来进行养护,就比方说:温胆汤。
这温胆汤汤方源于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其方主要由茯苓、陈皮、法半夏、竹茹、枳实、炙甘草所组成,本是可服用的汤剂,但随着时代发展,便被聪明的养生人士发现,这煎熬过的温胆汤药材泡脚奇效甚于口服。
关于其功效的考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道:“治寒症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所以啊,温胆汤它不仅仅是单纯在祛湿化痰,同时还调畅气机,并能让身体的气机恢复正常运转。
泡法要诀:
首先:将配好的草本先用大火煮开煮沸,使这些草本的药力得以在水中发散,以利于我们脚部的吸收。最后:将煮好的水连同草本一起倒进泡脚桶,泡脚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觉得自己搭配起来麻烦,这边也有现成的泡脚包,根据罗大伦博士的温胆汤方子调配,把这些草本研磨碎了后,装进无纺布的袋子中,拆开后,便会发现其中的草本颗粒清晰可见,且药味沁鼻。
而且泡的时候不用拆,直接把这个无纺布袋子放进锅里煮,和上面的方法相同,煮完连同泡脚包和水一起倒进泡脚桶中,这样更便于我们泡完清理泡脚桶。体内痰湿很重,那就早晚各泡一次,轻一些那就睡前泡,水温控制在45℃左右,不仅祛湿,还能驱寒,把体内积累的陈寒都瓦解掉,更利于瓦解体内的寒气。
三补:补阳气,补温暖,补腹气
说起这冬季,除了能孕阳以外,这耗阳自然也是不少的,可消耗掉的阳气又应怎样补充回来呢?尤其是阳虚质或气虚质的人,二者都因缺少阳气而被冬寒折磨的难受不已,因此对他们而言暖身其实就是补阳,暖腹即是正道。
但现在很多人夜间睡眠都有这“腹冷而不觉”的问题,以至于即便睡的再晚,这白天起床还是会觉的“困意无比”,那么要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从古籍上寻找答案。《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絶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
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么,纯阳之性,温通经络,通活气血,驱除寒湿又能温暖胞宫。艾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植物,路边溪畔,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还有很多用艾草制作的美食,如艾叶蛋、青团、年青饺等。
俗话说,家有艾草,如有一宝,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认识到艾灸对身体的好处,艾草也已经实实在在融入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多人都会自己在家中艾灸,通过热和艾叶纯阳之性的输入,调动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气血、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疏通脏腑,驱寒逐湿,温补阳气。
李时珍在艾叶运用上,有两条宝贵的经验颇能启示后人。一是艾袋,选细软熟艾用布缝成袋子,围在肚脐腹上,对中老年人脐腹冷痛、女性宫寒痛经有很大帮助;二是艾垫,将细软熟艾制成如鞋大小、厚度3,5毫米的鞋垫,能驱寒逐湿,避免冻疮等。
对于咱们上班族或是白天没时间艾灸的来说,可以试试南怀瑾大师的一种肚脐灸方法,在睡觉时便可艾灸,而且无烟无明火,非常方便,可以帮身体排湿、驱寒、补阳气。
首先准备三样东西,艾绒、桂圆肉和花椒,这三种东西,放料理机里打成黏糊糊的样子,可以捏住成球就可以了,做完可以用保鲜膜一个个的包裹起来,睡觉前,塞进肚脐眼里,皮肤不敏感的,可以用医用贴糊上,敏感的就用保鲜膜,只要不让这个小球掉下来就行,这样肚脐灸(贴)就完成了。
这三味性味都偏温热,且都归脾经,能脾胃的阳气补得妥妥的。除了艾草有补阳之效,桂圆肉,有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的作用,主要起到补益的作用,可以健脾气,补心气,用于气虚、乏力、瘦弱,也用于脾虚导致的问题。
花椒温中散寒,祛湿止痛,这三味一结合,体内的寒气驱散了,阳气提升上去了,非常适合寒冷的冬天使用。若是觉得制作起来麻烦费力,可以试试这款现成的肚脐贴,依照道家古方配制,配以龙眼、花椒和艾绒等物。
每一颗都用蜡纸封好,放在玻璃瓶内,用的时候拿一颗,非常方便,打开后浓郁的艾草香夹杂着花椒的独特气味,小小一粒,蕴含充足的阳气,用它来补阳,最为适合。晚上睡前贴上,第二天起床撕下,一点都不耽误工作生活。
北京同仁堂红盒艾绒肚脐贴淘宝月销量87¥69购买若是担心上火,我们可以在脚心处也贴上一个,坚持下去会发现腹部温温的,身体也有劲儿了,这都是阳气充盈的表现。(肚脐贴孕妇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