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龙眼 >> 龙眼分布 >> 正文

宦海浮沉,诗人被贬蛮荒之地,只因当地一绝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2/22 12:33:14

编者按:“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方水土,一方生命,天地万物,相生相成。历来文人墨客总是喜欢寄情山水,绘影绘色,所留下的吟咏自然美景的名篇佳作也是不胜枚举。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已经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成为当地名胜古迹的一部分而放射着光芒。

自古江南多美景,一颦一笑皆风情。今天我们不说江南,来说说惠州吧!惠州,有着“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誉,是镶嵌在广东省东南部、珠三角东端的一颗璀璨明珠。那里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山川秀美,有山、海、江、湖、泉之自然景观,自然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历代与惠州结缘的文人雅士不在少数,他们曾踏足惠州,为惠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讲起结缘,讲起惠州,那我们就不得不提苏东坡。

前文已经说过苏轼,为人旷达洒脱,人生几经波折,屡遭贬逐。他一生三次在朝廷为官,官至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同样,也三次遭受贬谪,先后被贬谪至湖北的黄州、广东的惠州和海南的儋州。然而,正是他流落四方的人生经历,加之他乐观的天性,苏轼的人格与精神更加通达与完美。无论身处何地,他都能安然自居,游历山水,遍赏美景。贬谪之路,诗文不断,所到之处,政绩斐然。

惠州西湖名称来源:在北宋绍圣元年(年),苏轼被贬至惠州,他便携妻妾王朝云和儿子苏过在惠州度过了三年,期间时常游览西湖,写下了许多咏吟西湖山水的诗词。他在绍圣二年(年)写下的《江月五首》是最早以惠州西湖为主题的诗,当中更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名句。同月,他在《赠昙秀》诗中,将丰湖称作西湖,是西湖这一名称最早的来源。惠州西湖也因此在苏轼诗词的传播下得以扬名。

《惠州一绝》: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好交友,好美食,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惠州地处岭南,气候温暖,一年四季瓜果不断,其中尤以荔枝、龙眼、柑橘、杨梅等甜果类出名,虽遭贬谪,外人看来是流放烟瘴之地,而岭南的物产风貌对苏轼来说却犹如孙悟空的花果山般的洞天福地,他在此并没有表现出贬谪的落魄潦倒,而是如鱼得水般地大饱口福。期间,他更是赋诗一首来表达他对惠州的喜爱,甚至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

惠州一绝/食荔枝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一作:不妨)

诗的大意很简单: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苏轼因惠州西湖美景、因荔枝相伴,虽是流放贬谪,却无哀怨嗟叹之辞,除了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秉性之外,也可以看出苏轼对岭南风物的喜爱之情,有人称其流放三年,却也是甜蜜的三年。正如他在《定风波》里所写的那样:“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生,总要经历各种风雨,宦海沉浮,孤独漂泊,历经千帆,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声明:以书为友,以文沁心,读书写文,记录所思所感。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fb/2620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龙眼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