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龙眼 >> 龙眼分布 >> 正文

话说本草荔枝与龙眼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7 17:30:13

绍赵中振

赵中振先生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本草纲目》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香港卫生署荣誉顾问、美国药典委员会草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生药中心主任等职。也曾为日本星火产业汉方研究中心研究员,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等。

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MH)。

荔枝的历史荔枝是我国的特产,它的英文就是从中文演绎的Litchi。在年,荔枝被波兰传教士卜弥格MichelBoym带到西方国家,并且正式记述在他的著作《中国植物志》里。FloraSinensis《中国植物志》如今,荔枝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栽培。但在古代荔枝非常珍贵,人们都知道它美味,但不易保鲜,有文字为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荔枝图序》当中的原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也就是说,到这时就没法吃了,可见荔枝变质有多快。荔枝之乡增城广东的增城是荔枝之乡,我去那个地方摘过荔枝。除了妃子笑的品种之外,增城荔枝还有很多知名品种,比如桂味、糯米糍,最有名的是挂绿了。广东增城采荔枝赵中振提供有关荔枝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其可以止渴、通神、益智、健气。荔枝是属于温热性的水果。俗话说,一颗荔枝三把火。其热量和甜度都很高,吃了以后很容易生热、上火。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当中写到荔枝的性味:“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味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也。”荔枝属气味纯阳之品,吃太多鲜荔枝的话,可能会出现牙龈肿痛,甚至鼻子出血。当然,通过吃荔枝也可以判断出一个人属于寒性体质还是热性体质。我在荔枝园内采荔枝时,就在挂满荔枝的荔枝树下一边摘一边吃,足足吃了有一斤,吃得特别开心。即使吃了这么多,我也没有上火,由此可以推断,我属于寒性体质。要注意一点的是,有一种“荔枝病”,就是过量食用荔枝而引发的急性低血糖。当大量荔枝带来的果糖在体内还未及转化为葡萄糖时,胰岛素在持续消耗葡萄糖,便会导致尽管“在吃糖”,血糖却在降低的情况。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要一口气吃太多荔枝,更不要空腹时吃。另外,荔枝果糖含量很高也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吃完后最好用清水漱漱口,否则容易给口腔细菌提供生存环境,形成龋齿。关于荔枝有个民间验方,荔枝肉干加大米熬粥,可以治疗肾虚导致的五更泻,也就是平常说的天快亮时候的拉肚子。等量的荔枝肉干和酸枣仁一起煮水喝,可以治疗心烦、失眠。荔枝也可以晒干了做成果脯吃。荔枝核也治病荔枝的种子有大有小。平常大家吃荔枝的时候都希望核小一点,恨不得没有核才好呢。但中医药人的愿望和美食家是不同的,更希望荔枝核饱满一点,才能利用它行气散结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荔枝核还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荔枝核治疝气痛。”《中国药典》也同样收载了荔枝核。荔枝核陈虎彪摄关于荔枝核的功效,还有个故事。白居易因受凉得了疝气病,郎中给他开的处方就有荔枝核。白居易喝了荔枝核熬的水,没过几天,疝气病就好了。自此之后,他逢人便说荔枝核的奇效,不知不觉就成了荔枝核的“代言人”。后来白居易搬到都城居住时,将此事告诉了一名御医,荔枝核治疝气被记录到了后世的医药书中,得以流传。龙眼

龙眼与桂圆是一物的两个不同叫法。

入药的名字多为龙眼或龙眼肉,做果品卖的时候名字多用桂圆。龙眼主产在广西,广西的简称是桂,又有八桂之乡之称,盛产桂皮与桂圆。

龙眼果实的成熟紧跟在荔枝之后,所以还有个别称叫荔枝奴。这个说法有点委屈了龙眼,好似它是个随从一样。

荔枝和龙眼本是一家,都是无患子科的植物,是亲兄弟,不是主从关系。

龙眼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被列为上品,久服可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民间把龙眼与荔枝、香蕉、菠萝并称为华南四大珍稀水果。我曾在广西的龙眼树林采过龙眼,在树下现采现吃的味道确实不一样。龙眼的果实外皮比较光滑,剥去薄薄的外皮,半透明的鲜嫩果肉,水汪汪的好似要滴下水来,吃到嘴里那种美味真是妙不可言。

张锡纯用龙眼

作为中药使用的龙眼果肉,其实和荔枝肉一样,从植物学角度来说并不是果肉,而是假种皮。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龙眼:“可开胃、益脾,补虚、益智。”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平,如果当水果吃的话,以荔枝为佳;若当补益之品,则以龙眼为宜。

这是李时珍对龙眼和荔枝最好的概括。当然,龙眼肉性平只是相对荔枝而言;总体来讲,龙眼还是偏温的。

在民国时期,名医张锡纯特别擅用龙眼肉。

曾有一少年,晚上睡不着觉,来求张锡纯医治。张锡纯给这个少年把脉后,诊断他是心脾两虚。于是,他开出了一个小方子,非常简单,就是将龙眼肉蒸熟当作点心吃。这个少年一共吃了一斤多的龙眼肉,失眠之证慢慢痊愈了。

龙眼肉小方歌

我本科是学中药的。记得在年参加香港执业中医师考试的时候,我在面试不完整病例的环节,抽签拿到的考题是四个字:心悸失眠。在分析了病因以后,我给出的答案是三个字:归脾汤。

考官看了我的答案,接着问我这个方子的组成。归脾汤中就含有龙眼肉。核心是十味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另外加上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和木香。一般在使用归脾汤时,还会加上生姜和大枣作为药引。

有个口诀一下就能把方子记下来:“四君归期(芪)早(枣),远志龙眼香。”考官一看12个药我都写出来了,考试通过。

果品桂圆林燕靖摄

最后提示,龙眼肉现被列入国家药食两用的品种名单,正确用法是把它蒸熟来食用。吃龙眼肉的时候也要适可而止,多食容易滞气造成胃腹胀满。

另外,有些孕妇服用后容易产生阴虚内热。能不能吃一定要根据体质而定,最好是听医生的建议。

本草诗社

南方夏果荔枝香,

粒粒丹皮脂玉装。

浅啖汁丰甜美味,

多尝积热把身伤。

王守强

新鲜龙眼干桂圆,

甘平体润气血填。

入归心脾两经脉,

医治虚惊与失眠。

王昌恩

更多精彩科普芝麻与亚麻外来兄弟——番薯与马铃薯唇形科两姐妹——薄荷与紫苏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fb/2415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龙眼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