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龙眼 >> 龙眼分布 >> 正文

老龙眼地名的来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4 16:46:26

住在舜耕山下,龙泉村旁,常常流连于老龙眼水库的湖光山色。经环境修复后的老龙眼水库,芦苇丛丛,荷花芬芳,垂柳依依,蒹蕸苍苍,若一幅雅美的水墨画。一座座小木桥,曲曲弯弯,点缀在山水间,如连绵的诗行,意味悠长。我一直怀着深深的好奇,追寻着“老龙眼”地名的来历。我知道凡是和“龙”“凤”有关的地名,都带有深深的楚文化的烙印。“龙”“凤”是我们的先人楚人亘古不变的图腾。果然,老龙眼地名的由来,源于一个动人的传说,一个人与龙互相包容感恩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淮河里住着一个老龙王,他有一个爱子小龙王,聪明伶俐,英俊异常。老龙王十分器重小龙王,就让它分管雨路。

有一天,老龙王对小龙王说:“孩子,现在北方大旱,你赶快把云头移到北方去,发点儿雨水吧!”小龙王不敢怠慢,赶紧把云头移到北方,北方开始哗哗地下起了大雨。小龙王行雨回来在路上遇到了水怪,水怪请小龙王到家里去,说有要事与小龙王商量。小龙王来到水怪家,水怪早已备好了美酒佳肴,二人杯来盏往,小龙王不胜酒力,就醉倒在了水怪家。小龙王一觉醒来,不得了,北方已经下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雨,已经下得墙倒屋塌,很多人家家破人亡了。

为了惩罚小龙王,老龙王把小龙王打入凡间受七七四十九天罪。酷暑难当的三伏天,小龙王被压到舜耕山下,头戴紧箍咒趴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任蛇虫蚂蚁在身上爬来爬去。旱魔看到小龙王受罪,很是幸灾乐祸,就让它的小喽啰们化装成山民,到处妖言惑众,说舜耕山下有小龙王,吃了龙肉就能无病无灾,长生不老。一些村民听信了传言,就拿了刀和篮子准备来割龙肉。有个村妇叫美德,心地善良,看到丈夫要去割龙肉,就跟了出来。就在舜耕山下,他们看到了小龙王,龙身上那些簸箕大的鳞片还在忽闪忽闪直动呢。美德忙对丈夫和村民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有个神仙对我说,如果割了龙肉,这里就会天塌地陷。谁割了谁就会倒霉的。这龙还是活的,不能割!”村民们对龙本来就心存敬畏,听美德这么一说,也就不敢去割龙肉了。美德看到小龙的眼里迷上了沙子,很是心疼,就撩开衣服,把奶水挤进了龙眼里,给龙洗眼。还找来草席和斗笠盖在龙身上,给龙罩上阴凉。

七七四十九天到了,一天傍晚,雾气弥漫,小龙王腾云驾雾离开了舜耕山。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小龙王一时贪玩,忘了下雨,天下江河干裂,草木枯萎。一不小心,他又触动了海洋之心。海心震动,地球上不少地方发生了地震。

老龙王痛心疾首地说:“你不好好行雨,贪玩误事,还去触动镇海宝石,闹得地动山摇。这一次我再也不能轻饶你了!”于是小龙王被压到了舜耕山下,无论怎样翻动,都无法脱身。

小龙王的内心充满了烦躁和不安,忽然有一天,它感到它的头被一只温暖而粗糙的大手抚摸着,犹如母亲的爱抚。它费力地睁开眼,看到了曾经救过它的村妇美德。美德已经老迈不堪,眼睛也看不见了。美德说:“今年天老不下雨,太干旱了,好多人都渴死、饿死了。我也老啦,快要死了,临死前来看看你。你以后做什么事啊,都要小心一点,不能太任性贪玩。打到凡间来遭罪,我看着心疼啊!”小龙王十分愧疚,就问美德:“你们不恨我吗?”美德说:“不管你犯下什么错,龙在我们凡人心里都是神圣的,你还年轻,难免会犯点儿错,只要改了就好。我们不怪你。”小龙王感动得热泪盈眶,股股热泪涌出,化成了一个个泉眼,喷出了清澈的泉水。小龙王对美德说:“你到泉眼里洗洗眼吧,这是我对你们的报答。”美德掬起水来洗了一把脸,眼睛顿时明亮起来,看什么都清清楚楚的了,人也变得年轻了。

从此,舜耕山脚下的这眼山泉就源源不断地造福于民,人们把它叫成“龙眼泉”,久而久之,叫成了“老龙眼”。这眼泉水直到解放后还在喷水,水量很大。后来因城市规划建设被填埋,形成了现在的老龙眼水库。

吴兴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fb/24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龙眼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