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伟
作者简介:史伟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受业于名师大家郁文俊、邓明仲、刘敏如等教授。先后出版中医临床专著10余本。临床治病崇尚脾肾,尤以补肾填精治疗男性性功能低下,临床效果显著。
引言: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强是生命旺盛的体现,肾虚是疾病多的主因,所以想要延年益寿,养肾是关键。
千年之前的古人能有如此智慧,探索到生命之运转规律,令人叹服。古代因为战乱、灾荒,以及医疗水平有限,封建社会农耕时代的人们平均寿命都不长,一般人40岁以后就称老。
陆游在《记梦》诗中云:“梦里都忘困晚途,纵横草疏论迁都。”“晚途”也就是晚年,当时作者47岁。还比如苏轼发出“老夫聊发少年狂”感叹时38岁左右。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人的寿命在延长,身体素质在提高,“男八女七”的观念放到今日运用应需调整。不过男性重肾气的养生之道千年不变。
不过不同的年龄阶段,在补肾时候阴阳有所侧重,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
一年过四十重在补肾养阴《素问·五常政大论》说:“阴精所奉其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大半也,起居衰矣。”说明衰老是阴气减退的结果。阴气多指肝肾精血,精血不足,则易引起中年阴虚之证,故益寿之法亦应重视补肾养阴。可选服用熟地、枸杞、首乌、桑椹、旱莲草、女贞子、玉竹、黒芝麻等。中成药补肾益寿丸、青春宝、二至丸、麦味地黄口服液等适合兼有消瘦,五心烦热,溲黄便干,眩晕而鸣,失眠多梦等阴虚体质。
二年过半百重在滋水涵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说明人体随年龄增长,肾气始衰,肝脏等功能也逐渐衰退。“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若肾水枯竭,则不能生肝木。
故肝肾同衰,益寿当补肾养肝并用。可选用女贞子、山萸肉、五味子、旱莲草、首乌、桑椹、怀牛膝、杜仲、覆盆子、狗脊、菟丝子等。古人所用的首乌丸,枸杞煎、二黄丸、桑椹膏等均为补肝肾,养血生精,聪耳明目,延年益寿之名方,对耳聋眼花,筋脉不荣之人尤宜适用。
三花甲之年重在水火互济《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心本于肾,肾衰则血枯而心脉败,心属火,主血脉,肾属水,主藏精。正常情况下,精血互生,水火互济。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下降于肾,心肾相交,水火即济则安康,否则病易生,体易老,故益寿宜用补肾养生法。如龙眼肉、柏子仁等。《本经》认为前者“久服强魄聪明,轻身不老”。
后者“安五脏益气……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还有柏子仁丸可平补心肾,延年驻颜。孔圣枕子丹可治老人心血虛弱,精神恍惚,心神不安之失眠之症。在服药同时,要清心寡欲,安心养神,自我修养,对延缓心脉衰老亦有裨益。
四人生七十重在补肾培土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脾为后天之本,肾属水,为先天之本。两者在生理上互相滋生,病理上互相影响,人体衰老过程中,脾亦起到重要作用。脾胃虚弱,后天不能滋养先天,则引起肾元虚弱,加速衰老的发生。故补肾培土亦是益寿之要旨,如琼玉膏、人参固精丸、大茯苓丸,以及乾隆长寿医方健脾滋肾壮元方均可选用。
五八十之人重在滋肾润肺八十岁,肺气衰,故言善误。老年人动则气喘,病则咳嗽,多与肺肾两脏功能失调和衰退有关。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气于肾,乃补充肾阴保证肾功能旺盛。
八十岁,肺气衰(《灵枢·天年篇》),人老体衰,亦伴肺功能严重衰退,可通过滋肾润肺之法,亦可延缓衰老。如枸杞滋肾润肺;山药补肺固肾;五味子补肾益气生津敛肺止咳;薏苡仁健脾补肺等。或用黄芪膏、参莲饮、麦味地黄口服液等均可补肺益肾之效。
摘自《养生杂志》年4月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