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黄皮还未退场,又到了吃龙眼的季节。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写道,“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
大意是,龙眼和荔枝其实是同属一品类里面的两个不同分支的水果,两者可相媲美。
中医则认为,龙眼味甘,性温,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恢复元气、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血虚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等症状。
原来,龙眼有这么多益处1、益气养血
龙眼有补益的作用,尤其适宜中老年人、病后体虚者食用。龙眼还是重要的调补食品,有益气养血,健脾补心的功效。
2、安神
可治失眠、健忘、惊悸。有滋补强体,补心安神的作用。
3、增强免疫力
龙眼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等作用。同时,常吃龙眼,还能具有一定美容效果,是美味与食疗效果兼备的水果。
4、甘温滋补早在民国时期,名医张锡纯就认为,龙眼肉可以“滋生心血”、“滋补脾血”。清朝中医大家王孟英认为,龙眼肉微热,需要与滋阴的西洋参配合,这就是著名的中医食疗方“玉灵膏”。另一个中医食疗名方“归脾丸”,也有用到龙眼肉。对日常喜欢食疗的人来说,龙眼肉跟花生、山药和大枣同具温补功效,被称为老人冬季最常用的“四大名补”。
龙眼是一种具有食疗功效的水果
除了剥了就吃
还能这么做
做糖水:
龙眼莲子鹌鹑蛋糖水
材料:鹌鹑蛋克、莲子15克、桂圆肉10克、枸杞5克、砂糖适量
做法:
1.将莲子去心,洗净浸半小时;
2.龙眼肉(桂圆肉)、枸杞洗净;鹌鹑蛋煮熟去壳洗净;
3.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半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白糖适量再煮沸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桂圆莲子汤
材料:莲子50克、百合50克、龙眼肉20克、猪瘦肉克
做法:
将莲子和百合、龙眼肉、猪瘦肉混合,用水毫升煲滚后,再用微火档煲两小时,加盐少许即可享用。
功效:清心安神、养阴润肺、补益气血、益肾固精
做粥:
山药龙眼粥
材料:生山药克、龙眼肉15克、荔枝肉三个、五味子3克、砂糖、水适量
做法:
1.将山药去皮切薄片
2.将所有材料与水同煮,高火30分钟,煮好后加白糖搅拌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壮筋强骨
小米薏米龙眼粥
材料:小米25克、龙眼肉20克、薏米15克
做法:
1.小米、薏米、龙眼肉洗净,放入锅中
2.加入适量水,熬制30分钟。
功效:益气养血,对于脾胃虚弱型的小儿营养性贫血,儿科医生推荐此粥
除了龙眼肉,龙眼其他部位也是宝平时人们吃龙眼时,只会吃它的白色果肉,却不知道,龙眼全身都是宝。龙眼壳、龙眼核都有治疗功效。
龙眼壳
1、能止痛
龙眼壳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神经系统,对人类高发的头痛和心虚以及头晕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能治烫伤
现代药学研究表明,龙眼壳含有鞣质、多糖等成分,水煎液外涂可治烫伤、皮肤过敏等症。
3、能治溃疡
把龙眼壳烧制成炭,然后研成粉末,再加入麻油调成膏状。
然后直接外敷在溃疡面上,有助于缓解症状。
龙眼核
其味微苦、涩,平;内服用于胃痛、疝气痛等;外用止血、止痛,如烧烫伤、刀伤出血等。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或干撒。内服:煎汤,或研末。
龙眼叶
有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感冒,疟疾,疔肿,痔疮。
龙眼花
味涩,有温肾利尿之功效,可内服。
龙眼虽好,有的人却不适宜!哪些人群不宜多吃龙眼?
热性体质者:龙眼性温,甘甜助火,多吃容易上火。
咳嗽、哮喘者:龙眼甘甜易生痰湿,痰多会加重症状。
龙眼肉不仅甘甜助火,还能作胀,肠胃食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也不宜吃。
糖尿病患者:因龙眼含糖量高。
孕妇,尤其是妊娠早期:不宜吃龙眼肉,以防胎动早产。
适宜人群也不能贪吃哦!建议:新鲜龙眼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15个,每天不宜超过50个。桂圆干每次食用量宜控制在6~10个,每天不宜超过30个。贴近你的广州生活圈
主张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品
版权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扫一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wy/2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