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龙眼 >> 龙眼药用 >> 正文

龙眼鬼帚病到底是什么如何识别和防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11-21 22:04:07
龙眼鬼帚病,又名丛枝病,麻疯病,在福建发生较为普遍,危害也很严重。在广东、广西及台湾等地鬼帚病也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发病梢的花穗不结实,造成枝梢枯死,严重影响树势及产量。1龙眼鬼帚病的症状龙眼鬼帚病梢上的幼叶狭小,色淡绿,叶缘卷曲,不能伸开,严重时整张叶片呈线状。成长的病片呈波浪状,叶面凹凸不平,叶缘向叶背卷曲,叶脉黄绿色,呈明脉现象。叶肉呈现大小不平、不规则的黄绿色斑纹。小叶柄常扁化,稍变宽。发病严重时,叶片畸形,不能展开,不久便全部脱落,成为秃枝,这些无叶秃枝的节间缩短,成为一丛无叶枝群,像扫帚一样,故名“鬼帚病”或“丛枝病”。花穗受害节间缩短,致使整个花穗丛生成簇状,也像扫帚一样。花果密集在一起,畸形膨大,花量多,但发育不正常,病花常早落。偶能结果,但果小,果肉淡而无味,无食用价值。病穗干枯后不易脱落,常悬挂在枝梢上。2龙眼鬼帚病的发病特征龙眼鬼帚病主要通过嫁接传染,用二年生砧木嫁接病枝,经7-8月就可发病。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病的苗木、接穗的调远。因此,在新区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是带病苗木。而在老区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定田间的病株。龙眼鬼帚病的发生与介体昆虫的发生数量关系非常密切。荔枝蝽蟓三龄以上的若虫及成虫在每年6~11月均能传病;龙眼角颊木虱成虫每年4~11月均能传播此病。一般幼龄树比成年树容易发病,高压苗比实生苗发病率高。3龙眼鬼帚病的防治方法1、实行检疫无病区及新区严禁从病区输入苗木、接穗等繁殖材料。新区及新建果园,如发现病株应及早砍除烧毁。2、培育无病苗木应从无病区或病区中的无病果园选取品质优良的无病单株作为母树,取接穗进行育亩。不准在病树上采接穗或高压育苗。3、防治介体昆虫彻底防治荔枝蝽蟓和龙眼角颊木虱。4、加强栽培管理在龙眼生长期间,加强肥、水管理,促树势健壮,提高搞病力。发病轻的树,可及早剪除病枝、病穗,对于缓和病势、延长结果年限有一定作用。供稿:植保科、图片来自百度百科编辑:李亮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wy/122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龙眼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