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快乐,有50%来自童年。总结下食材君自己,幼年时生活在南方,虽然日子紧巴,大鱼大肉不能畅吃,但江南物华天宝,各种应季吃食丰富,制作方式又多,大大满足了君儿时的嘴和胃,造就了快乐的君。记得那时每天午睡醒来,奶奶总会端上一碗桂圆汤,小时并不识味,但那甜味却随着幸福感留了下来。
龙眼和桂圆曾是死敌
后来
他们在一起了
以下是个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注意,重点在故事,不为骗你酒喝,只为教育你。
相传古时有一条兴风作浪,危害一方恶龙。英武少年“桂圆”,只身斗恶龙,先伤其左眼,又挖其右眼,恶龙流血过多而死,桂圆也因工负伤随龙而去。哭得爬不起来的众乡亲,强撑着把龙的眼睛和桂圆埋“在一起”(龙呢?龙呢?八成给吃了不成!),第二年,长出棵大树,树上结果,极似龙眼。于是,树为“龙眼树”,果称“龙眼”,又名“桂圆”。从此,众乡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以上皆为扯犊子,龙眼和桂圆本为一物,只是各地叫法不同,现在普遍的认同是:新鲜的叫龙眼、干物叫桂圆。不过,你指着龙眼叫桂圆,也没人会笑你,反之亦然。
去皮的龙眼露出晶莹剔透的“眼白”,配上隐约可见的黑色内核,确实极似眼珠,“龙眼”顾名思义。在闽粤等地,龙眼还有“羊眼果”、“牛眼”之称。而桂圆的叫法,一说是因旧时说“龙”犯忌,又因其多产自广西,故取其“桂”,虽然君认为呵呵,但确有把福建龙眼叫“福圆”的叫法。另一种说法君觉着更靠谱些,说是因其成熟在丹桂飘香时,且形状圆润而得名。
天造甜品
▲桂圆就是龙眼干
龙眼是我大中国的源产物种,我朝南部和西南部盛产,现在在东南亚也多有种植,甚至已经扩散到澳洲和美洲大陆。龙眼与荔枝、香蕉、菠萝是华南水果的四大天王。因为传说中营养丰富,非常滋补,但又不易保存,所以,经常被制成干物混迹在各种甜品、尤其是补品中,有“南方桂圆、北方人参”之说。
龙眼树长寿,可达多年,木材坚实,是造船、打家具的良材。龙眼木制成木炭,热值高,味道佳,是碳烤的首选。龙眼的花蜜称为“龙眼蜜”,是蜂蜜中的极品。
▲龙眼鸡是专门吸食龙眼树汁的昆虫,好吃的两广人民坚决不浪费任何能入口的东西,把这个虫虫油炸,做成了美味。
滋补不聊,龙眼的味道确实迷人,尤其是风干后的桂圆肉,甜品和糖水都少不了它,几成百搭。龙眼不仅名门正娶了红枣为妻,还纳了莲子、银耳、百合、银杏等众妾,常常妻妾成群,结伴出游,化装成八宝粥取悦于众。
▲红枣和桂圆,甜蜜的绝配
▲桂圆姜茶
▲银耳桂圆羹
▲桂圆栗子粥
▲桂圆炒花生
咸党中,炒菜、煲汤、炖菜皆可用上龙眼。龙眼替代糖,不仅增加了甜度,更给菜品赋予了南方特有的浓腻果香,效果奇妙。
▲排骨桂圆
▲桂圆炒核桃,有个逼格的名字叫“桃圆结义”
▲桂圆是煲汤中少不了的角色
▲红烧牛尾配桂圆
▲鸡心炖桂圆
▲龙眼炒虾球
▲乌鸡桂圆汤
▲龙眼炒蛋是粤港的著名甜品,米酒泡开龙眼干,干锅爆香姜末,下麻油、金桔饼、龙眼同炒,再打入鸡蛋,炒熟后,点适量米酒。这道锅气十足的甜品是当地坐月子必备。
既不会上火
也不能治病
龙眼的眼白其实并不是果肉,而是果皮和种子之间的假种皮,龙眼的甜就是这里面含有大量的果糖。各种桂圆滋补的传说大都子虚乌有、牵强附会,可参考另一个神话的破灭:蜂蜜,其实它们主要成分都是糖而已。
而大量果糖的摄入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糖代谢,从而引起牙齿肿痛甚至口腔溃疡,所谓的“上火”并不是龙眼带来的,糖吃多了都这样。
坊间流传着吃龙眼能够治疗眼疾,尤其对高度近视,特有疗效,这种老中医加莆田系的联合治疗法,结果自然是然并卵。
龙眼和荔枝才是好兄弟
龙眼核荔枝十分相似,他们到底是啥关系呢?其实,宋代的大吃货苏东坡早有定论,老先生晚年被贬南蛮之地,换别人一定郁郁寡欢,但他却成天游山玩水,吃心不改,曾著有《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的科学论文,有“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之说。龙眼和荔枝还真是同科不同属的植物,它俩同属无患子科,是近亲,确实是“同父祖”的堂兄弟俩。
了解更多食材
点击本页左下角“阅读原文”
或在首页输入数字“1”
看食材君为您汇总的精选文章目录
赞赏
长按得白癜风的原因白癜风治得好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wy/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