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果篇
——图文摘自网络
一、名称龙眼是一种小小圆圆的水果,因外形特别圆也成为桂圆。莆田当地百姓称为三尺农味。别名:荔枝奴、亚荔枝、燕卵,华南四大珍果之一。二、产地中国的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以广东最盛,福建次之;云南及广西南部亦见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也常有栽培。龙眼是中国南部和东南部著名果树之一,常与荔枝相提并论。三、营养功效龙眼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质等,含铁量也比较高,可提高热能、补充营养。1.补血益智,营养价值是很高的,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桂圆里面的糖分的主要是葡萄糖、蔗糖,能够直接吸收,而且圆桂的含铁量也是比较高的,对于人体的热能补充营养方面是有很好的效果的。此外,铁元素也能够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从而起到补血的功效,因此桂圆具有补血益智的作用。2.宁心安神,桂圆里面含有矿物质体能够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可以用来治疗气血两虚和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心悸,因此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3.养颜抗衰老,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有机酸以及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因此对于抗衰老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开胃健脾,有一种可以祛除肠内寄生虫以及血吸虫的成分,有助于增强食欲,消除食欲不振等症状。
四、成熟期依据地域和品种而不同,通常情况下,泰国龙眼成熟期在5月下旬;广州龙眼成熟期在7月中旬;广西龙眼成熟期在7月上旬-8月上旬;福建龙眼成熟期为7月下旬-8月下旬。另外,不同品种的成熟期有别,如优良品种中的“福眼”在8月下旬-9月上旬成熟;“东壁”8月下旬成熟;“乌龙岭”9月上旬成熟;“松风本”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立冬本”10月下旬成熟。五、挑选1.无裂开。桂圆的外壳很硬,也稍脆。桂圆很容易有裂口,裂开的地方很容易落灰,多挑表面平整的。2.无虫眼。很多桂圆的表面会有小眼,虫眼。多挑表面光滑。3.闻味道。在外壳的地方闻闻,如果有感觉很舒服的味道,那么是不错的。如果闻到化学类的味道,那么不挑选。4.尝口感。若可以,打开一个桂圆,尝尝味道。很浓郁的香甜,那么是不错的。若有怪味,那么不挑选。5.掂重量。太轻的是时间很久的了,挑选较沉的,桂圆肉会比较多。六、禁忌1.体内有火的人,如肺火、胃火、痰火、肝火旺盛等,患有皮肤病的也不能吃桂圆。
2.体内湿气重的人。
3.孕妇。因怀孕后,阴血偏虚,易产生内热,出现大便干燥、胎热、肝经郁热的症状。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导致下腹阵痛,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流产。
4.痛风。避免引发关节肿痛。更应避免和海鲜一起吃,会引发病症。
5.本身带热的哮喘患者。
6.有咳嗽。寒咳,热咳都不宜,易让虚寒,燥热升级,加重病情。
7.糖尿病患者,桂圆的含糖量是很高的。
七、一天吃多少?
新鲜龙眼一天吃克左右;带壳的干桂圆一天可以吃20个左右;桂圆肉,一天吃8~10个就可以了,吃太多人体无法吸收。
第二篇食疗古方玉灵膏——摘自罗大伦《图解舌诊》P96-99+《救命之方》P-1.出处:中医食疗古方,源自清代名医王士雄(字孟英)《随息居饮食谱》。
2.配方:
①龙眼肉克,西洋参粉30克。小火蒸4小时。(可买鲜龙眼,去壳去核)
②龙眼肉(干)+西洋参(磨成粉),10:1的比例进行配备,蒸40个小时。(在蒸过10小时后,甜味开始减少,然后变苦,吃了不上火,而药效更加有力。)
3.功用:补血,益气,安神,改善睡眠(龙眼肉干是红色的,赤色入心,养心血,安心神的作用特别好),益脾胃,疼痛消失(月经前头痛,腰痛,腿疼),改善便秘,改善月经。
4.用法:每天1调羹,开水冲泡服用。
5.保存方法:密封包装后冰箱冷藏保存,可保存45天。
6.医案:
①女士,严重疲劳、总没有力气;脸色苍白,怕风、怕冷;头晕、失眠,无法正常入睡,白天又没精神。食用一周多,明显见效。(判断血虚)
②60多岁,面色不好,脾胃不好,不想吃饭,非常瘦,怕冷,甚至神志有点儿不正常。晚上睡不好,吃东西没胃口。(判断明显血虚)
③一位老师,腿疼治疗2年没有效果(舌质淡白判断血虚,推断,血液不足,身体反应,如拘挛,而疼痛可能是一种严重的反应),服用1周后,腿疼全好。
④月经前和月经第一天,特别头疼。服用10天后,头不疼,两胁胀痛问题也没有了。(中医认为,肝藏血,如肝血足,肝经得养,那么有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⑤改善便秘。便秘的原因很多,对于女性而言,有情绪不佳导致的,也有血虚导致的。古人管这种方法叫“增液行舟”。用玉灵膏养血,正是达到这样的效果。
7.如何判断血虚(血液不足)?
蹲下猛地站起来,眼前瞬间变黑;面色无华,容易失眠(血不养心)、健忘、疲劳、头晕、心悸;有黏膜的部分(如指甲肉、嘴唇、眼睑等)颜色较浅,总是惨白;舌质淡白,没有红润的感觉;夏天手脚热的,冬天手脚冰凉。这都是血虚的症状。贫血的人,则一定血虚严重。
血虚的原因是什么?
(1)脾胃虚弱。
(2)欲望太多。思虑过度,损耗心血。操心。
8.服用注意点
(1)特别提醒:尽量别给孩子吃参类中药,不要让孕妇食用龙眼肉。孕妇忌食,儿童不宜。痰火内盛或湿热蕴阻者(舌苔黄腻),不宜食。感冒期间停食。
(2)副作用较少:
一例服后牙龈肿痛,体内瘀血严重,气机不通畅,导致滋补瘀阻,局部上火。
另一例出现感冒症状,理论角度分析,正气不足,体内潜藏邪气,一补正气,易出现反应。
为什么会出汗?中医认为,“血汗同源”。血虚之人,一般很难出汗,服用后,血液充足,自然可出汗。
在中医看来,血虚之人(或者出血过多之人)在患外感的时候,正气不足,服用发汗的药物一定要慎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血虚。
第三篇传统吃法
1.桂圆红枣枸杞茶,能养肝、补肾、补血、益气,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2.桂圆莲子粥,加入圆糯米、红枣、冰糖,是健脾长智的传统食品。
3.桂圆炖鸡蛋甜点,加老红糖,养胃,补气,补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