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国最晚熟也是纬度最高的桂圆和荔枝林,有多亩。”晨光打在随风摇曳的桂圆树上,景区相关负责人在桂圆林间讲述这片桂圆林的前世今生。
长江畔的张坝桂圆林
泸州长江畔的张坝桂圆林,
绵延十余里
“风过泸州带酒香。”从长江首城宜宾向东驱车两小时,便来到了同样因美酒闻名的江城泸州。
沱江与长江在泸州交汇,坐落在半岛上的泸州城因与重庆地貌相仿,而得到了“小重庆”的称号。
张坝桂圆林上的桂圆
两江交汇的半岛地貌,城区内起起伏伏的地形,夏天火热的气候,都让人时时联想到与之相隔不远的山城重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传言,诗歌中送往唐朝都城长安的荔枝便多来自四川泸州。
坐落在泸州长江畔的张坝桂圆林是泸州人喜爱的锻炼场所,每天清晨和黄昏,来此锻炼的人络绎不绝。
古老的张坝桂圆林在泸州长江畔绵延十余里,余株树龄百年以上的桂圆树密布在山坡上。站在木地板铺就的观景台上,远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大桥桥墩耸立,江面蒸腾着水汽,桂圆林一片葱茏。
张坝桂圆林远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大桥
多亩的绿色生态屏障
“这是全国最晚熟也是纬度最高的桂圆和荔枝林,有多亩。”晨光打在随风摇曳的桂圆树上,景区相关负责人在桂圆林间讲述这片桂圆林的前世今生。
张坝桂圆林依托上万株老树,通过规划、搬迁、打造形成了占地多亩的绿色生态屏障。在这一过程中,当地开发利用丘陵荒山荒坡,大量植树造林,并以此为契机于年建成长江首座生态护坡堤防工程。
站在绵延四公里的生态防洪堤上,湍急的江水传出“哗哗”声,贴近长江水的堤坝上密集地种植着绿色植被,堤坝之上的绿道整洁宽阔,两旁的树木草丛一片绿意,各类公共卫生间、路灯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远眺张坝桂圆林
景区负责人说,生态防洪堤中“生态”的概念便是通过强化绿化、保护好桂圆林稳固水土,而依托桂圆林和绿化带进行的商业开发也使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结合,每年桂圆林中桂圆的产量都在二十万斤左右,每斤十块钱卖得还很好。
“有人曾形象地说长江是一条巨龙,而泸州正是位于‘龙眼’的位置,桂圆又称龙眼,保护好这片龙眼林、保护好长江上游的生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景区负责人说。
长江边的特产和美食寄托着当地人的感情。有百年历史的宜宾凉糕是文化的延续和技艺的传承,而泸州江畔的桂圆则是古老历史和绿色理念的融合。
来源:澎湃新闻
今日编辑:晁海娟
你可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