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广东广播电视台康毅工作室携手广州农讲所共同策划建党周年系列活动,《红讲台》第一期:《金色盾牌·红色使命》,于年1月10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天,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馆举行,粤听组织专业团队统筹执行此次直播活动。
现场视频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广东省公安厅、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广州市豪贤路小学、广州市旧部前小学参与,活动现场参与人员控制在50人以下。
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红讲台》品牌代表及红色故事讲述人
康毅
欣赏完豪贤路小学生表演的“小民警队伍”儿童交通指挥手势操视频后,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红讲台》品牌代表、红色故事讲述人康毅闪亮登场。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讲述了中国人民警察在新时代肩负的重任,尤其在疫情防控及维护安全稳定的背景下,于我国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举行建党周年系列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
主持人康毅提问,为什么把中国人民警察节定在1月10日?哪些事可以拨打?你不知道的隐藏报警方式有哪些?这些问题把大家的思绪紧紧抓住,屏幕上首先通过三个科普短片,让大家了解到:
一、为什么把中国人民警察节定在1月10日?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报警服务台,从此成了家喻户晓的平安热线,近年来每年1月10日公安部及各地公安机关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日活动,这一日期具有极高社会知晓度、群众认可度,所以把1月10日定为中国人民警察节,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人民性,警察职业的标志性。
二、哪些事可以拨打?七大类:1.刑事案件;2.治安(案)事件;3.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火灾、交通事故;4.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5.其他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6.危及公共或群众安全迫切需要处置的紧急求助;7.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你不知道的隐藏报警方式,是广东省公安厅为大家量身打造的。需要注意的是,是群众危难报警、紧急求助的生命热线,不宜骚扰,谎报警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在科普了中国人民警察节的基础知识和的基本职能后,广东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的警察代表分享广东三十五载人事物的变迁,并用“首创、发展、创新”三个关键词和图片来讲述发展的数个历史印记:1.首创,年1月10日,广东公安秉承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勇气和精神在全国创立了首个报警服务台,开启了中国警务史上一个改革、创新的崭新时代。一台电话,一张纸,一支笔,就是报警服务台,广东成为的发源地。2.发展,年的图片上已经出现电脑,照片拍摄于深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已建成第一代指挥中心,实现警情数据信息化,由手工登记、电话转派模式发展到电脑入库、系统分派,极大提高的警务工作效率。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广东省公安机关陆续建成第二代指挥中心。3.创新,从年开始,广东省各地陆续建成第三代指挥中心。警察代表分享的几个案例,让大家看到了每天身边发生警情、人民警察迅速出警的缩影。报警服务台成立三十五年,不断发展、创新,如今互联网可以实现视频连接,成为人民警察的代名词。
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白云所二级警长
彭明智
在现场,主持人康毅采访了三位警察党员代表,第一位警官是来自大塘的社区民警,从警21年,主持人康毅提问,怎么理解警察这个职业?他回答说,在学校读书,老师上课,问中国的警察与外国的警察有什么区别?1月10日是中国人警察节第一个节日,从字面上看,我们是人民的警察,这就是最大的区别。这位警官接着回答主持人康毅的第二个提问,宣传了社区民警的工作性质,让我们知晓了社区民警在社区开展工作的情况,在疫情期间,协调三大关系,落实到防疫工作。
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大塘所一级警长
林俊婵
第二位警察党员代表是来自大塘所的女警官,从警28年,她谈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初从事接出警工作,接到报警,必须快速准确下达指令。她回答主持人康毅提的第二个问题,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二十四小时不关机,不论节假日和深夜,接到单位电话,都是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家人都很支持她的工作。她还说欢迎更多的九零后、零零后的女性加入警察队伍,这是崇高的、光荣的职业,希望更多优秀的女性加入警察队伍。
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北京所一级警员
吴耿潮
第三位来自越秀区北京路从警一年的民警,说心情是很开心、很自豪、很光荣,刚入警一年,就遇到第一个警察节,这充分体现党对警察队伍的重视、支持,对公安工作的鼓励和肯定,这给了大家充分的力量,去践行守护社会安宁的使命。他回答主持人另一个提问,说自己毕业于数学系,将学以致用,尽我所能,为推进公安大数据建设作更大的贡献。
李警官带领现场警官们宣读入警誓词,宣誓志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
铮铮誓言,表达了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警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人民警察队伍,诞生于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守护平安的人民卫士,他们赤胆忠心,铁血柔情,亮正义之剑,保安居乐业。人世间从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平凡人挺身而出,在疫情期间,人民警察又站在抗疫情、保安全、护稳定、防风险的第一线。
主持人康毅说,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见证革命道路发展历史,是激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提供重要载体的地方,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价值,孕育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爱国、爱党。广州市旧部前小学的同学们演绎一段情景剧《那段红色岁月》,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广东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
李名
当屏幕切换到广州市农讲所纪念馆讲解员龙雨介绍农讲所的历史,她落落大方的讲解让我们对农讲所有了更深的了解。
参观农讲所番禺学宫时,我曾阅读过前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为唤起农民觉悟而创办的农民学校。它用国民党名义开办,由共产党人主持,以“养成农民运动之指导人才”为宗旨。
从年7月至年9月共办了六届。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彭湃先后任一至五届主任,毛泽东任第六届所长,廖仲恺、谭平山、陈延年、鲍罗廷、周恩来、李立三、肖楚女、恽代英先后任教员,孙中山曾给第一届学生致训词,六界共招生多学员,学生在校学习革命理论、接受军事训练,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后奔赴各地发动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里原为学生宿舍,现辟为陈列室的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广州农讲所办学情况,第二部分为广州农讲所的作用。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这座孔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年),清代更名为番禺学宫。坐北朝南的农讲所旧址为红墙黄瓦、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两侧的两廊、两庑、明伦堂组成。花岗岩雕琢的棂星门门额上悬挂周恩来手书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横匾。泮池中间的石拱桥,路旁的绿草坪,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古树,衬得古建筑更古香古色。
民国十五年(年)5月-9月,在番禺学宫举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任所长,周恩来、肖楚女、彭湃、恽代英等任教员,来自二十个省区的名学生在番禺学宫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接受军事训练,学员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农民运动,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州农讲所的影响下,中国各地相继开办了四十多个农讲所和农训班,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存有文物件,其中有农民讲习所证章和毛泽东主编的《农民问题丛刊》,另有文物复制件多件,照片一万余张,多份资料,一万余册图书。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
黄广宇
农讲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黄广宇说,首先祝人民警察节日快乐!今年1月10日,《红讲台》第一课,献礼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非常有意义。他接着介绍与《红讲台》的故事,农讲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省市优秀党员教育基地,肩负着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弘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初心和使命。
为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挖掘农讲所深厚的红色内涵,再好好利用红色资源上下功夫,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手段创新,红色文化供给出新出彩打开了新的局面。农讲所享有中国农讲所母校的美誉,他指着屏幕上的油画,说是年毛泽东在农讲所给学员上课的情景,台下坐着穿统一制服的学员,有农民、工人,还吸引了了很多社会人员参与旁听。与康毅老师商量,怎么做一个迎百年红色文化活动的品牌。
油画中主席站在讲台上,讲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都与讲台有特殊感情,农讲所是红色的,就达成共识定为《红讲台》,朗朗上口。《红讲台》将整合红色资源传媒体大数据优势,打造共建共享红色文化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走上《红讲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心用情做,让群众爱听爱看。
中华文明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风雨,自强不息,中国人民饱经沧桑,披荆斩棘。难忘我们的国土曾经遭受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
年,在嘉兴南湖的碧波荡漾中,一艘红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黑暗的夜空,中共“一大”完成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在革命斗争中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解放后,全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谱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新篇章。
《红讲台》第一课图文并茂、严肃活泼、生动形象、别开生面、意义非凡。直播结束后,所有的警察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后,几位警察党员代表在木棉树下接受记者采访。
看着这高大的木棉树,就会想起每年春天姹紫嫣红时,广州的市花——木棉花迎风怒放,这英雄的花映红了山野、道路和院落。农讲所火红的木棉花开了一年又一年,如天边的云霞那样灿烂。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木棉树傲然屹立在风中,迎接春天的到来。愿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年12月28日,《红讲台》正式上线“粤省事”“粤政易”两大广东数字政府建设运营机构,同步推出“红色信仰、时代之声”年度宣传企划,以“1系列红色演出、10条红色线路、个红色故事、0件红色文物、00人红色研学”为脉络,打造集演出、文旅、展览、文创、音视频产品于一身、涵盖线上线下渠道的南粤红色文化品牌,将红色光辉辐射至粤港澳大湾区。
此外,《红讲台》将致力打造成为具有“红色文化传播、全省党建互动、党建课程分享、红色场馆预约”等多功能平台,在增强主题教育实效、创新高校思政教学的同时,提供多元化便民服务,助力红色精神从党员干部延伸出去,以红色基因引领精神文明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金萍
作者
笔名柳絮依依。广州市作家协会、增城区作家协会、增城区朗诵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广东电视周报》《广州文艺》《增城日报》《荔都》《丹荔》《新塘文艺》《南樵》《荔乡情》《新绿》等。有作品收录于《诗意百花》《相约荔枝红》《荔湖传说》等。
金玲
视频拍摄
剪辑包装
网名“铃儿响叮当”“混饭女主播”
资深媒体人
非遗推荐官
非遗垂类流量IP(直播总点击过亿次的新媒体主播)
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广州市优秀文化志愿者
广东省最美志愿者
56民族行马拉松系列赛“土家族文化传播大使”
广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触电新闻、粤听平台主播
广州文旅资源交易平台非遗领域文化专家
沅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促进会创办人
非常匠心活力直播志愿服务队创办人
直播过很多非遗盛事、非遗公开课、非遗冬令营夏令营
编辑
梁欣昕(实习)
责编
吴菁菁
编审
康毅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jz/2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