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龙眼 >> 龙眼分布 >> 正文

祈福英语实验幼儿园持续观察一棵树龙眼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6 15:37:46

随着“持续观察一棵树”探究活动的开展,我们K3E班选择了龙眼树为观察对象,并展开了持续性的观察。由龙眼树引发的各种小讨论穿插在幼儿的观察、记录中。

“龙眼树上开了许多小黄花,好香好香呀!”

“你看花朵上面飞来了好几只蜜蜂。”

“它们一定是被香味吸引过来,忙着来采蜜。”

“草地上掉了许多龙眼花,好小好小一朵。”

“龙眼树好矮呀,只比何老师高一点点!”

“你看它的树干弯弯曲曲的,还分叉了呢!”

“它什么时候结果子呢?我好想吃。”……

寻找龙眼树,第一次记录观察

4月2日,开始了第一次观察,K3E班的孩子们先自己去寻找“究竟哪棵是龙眼树呢?”孩子们四散跑开,兴奋地开始认领。

“这棵不是龙眼树,它应该是芒果树,地上有芒果。”

“这棵是龙眼树吗?上面结了许多绿绿的小果子。”

何老师没有否定孩子们的想法,而是提供了一些图片,让孩子带着龙眼树的局部特征再次去验证自己心中的疑问。通过寻找、观察,第二次观察,寻找,孩子们对龙眼树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分享自己的想法。

“龙眼树的树干是弯弯的,树枝撑开好像一把伞。”

“龙眼树的树皮是棕色的,摸起来有点扎手。”

“龙眼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

“龙眼树开的花是小黄花,好小好小一朵呀!”

“龙眼树开的花好香呀!花朵旁边有好多蜜蜂在采蜜呢!”

经过观察、讨论、交流,孩子们开始围着龙眼树席地而坐,用绘画的形式开始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孩子的观察记录,整体能把树的形态、树叶、花朵的生长记录下来。

第二次记录观察,重点观察记录龙眼树的局部特征

4月6日,第二次观察,孩子们来到龙眼树下,就发现草地上掉了许多龙眼花,争先开始捡起里捧在手心看、闻。一个孩子抬着手,惊喜地大叫:“花朵旁边有小果子了!你们快看!”其他孩子闻声齐齐抬头,迫不及待地寻找着这个新发现。“真的是龙眼吗?好小一点呀!跟小BABY一样,好可爱呀!”“不要碰,掉了就没有龙眼吃啦!”“它还没熟,怎么不是穿着绿衣服?而是棕色的衣服呢?”…….孩子们的问题像喷井式般讨论个不停,有些孩子开始兴奋地记录着这个新变化。

第二次观察记录,何老师给孩子提了一个要求,请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仔细观察树叶的叶脉和叶序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有些积极的孩子马上主动凑到树下开始观察起来,因为孩子的身高受限,无法完整观察到,我就向大树借了一片叶子供大家轮流观赏。感兴趣的孩子开始边观察边记录起来,“两片叶子手拉着手,好像一对好朋友。”“这是对生。”“那一个叶柄上的叶子交错生长呢?”“那就是互生了!”这时我发现有个孩子在数叶子的数量,1、2、3、4、5、6….“有6片叶子。”我顺势拿起来问其他孩子,“这有几片叶子呢?”果不其然,都说有6片,正当我开始要揭开谜底的时候,Jason急着说道:“不对,是一片!”其他孩子听到后马上笑他数错了!他自信的解释到:“我在百科书上看到过的,要看叶柄的!”孩子们开始在原有基础上细致地描绘叶子的生长情况。这时我又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叶子的叶脉,因为以前有科普过,记忆力好的孩子马上就说道:“是网状脉。”其他孩子听后,纷纷开始再次观察,马上记录下来。

第三次记录观察,测量龙眼树的粗、高

这一次是在户外活动时去观察的,有的孩子试着想爬上树去一探究竟。这次我们开始对龙眼树的粗和高开始了探索观察。幼儿开始了关于测量龙眼树粗细需要使用的工具进行了讨论。

佩乔:我觉得可以用直尺去量一量龙眼树有多粗。

鸣熙:软尺也可以,我们教室里也有软尺。

嘉行:那卷尺也可以,我爸爸在家里用卷尺给我量身高。

小鱼儿:我觉得可以用手量,去抱一抱龙眼树就知道有多粗。

关于怎么样去测量龙眼树的高,幼儿有了更多的想法:

嘉行:用卷尺去量它,可以测量它的高度。

鸣熙:不行,卷尺太软了,立不起来,要用直尺,不然量不了。

泳欣:用梯子和卷尺一起吧,人可以爬上去量。

可悦:用梯子,一个人在上面,一个人在下面,这样量。

鸣熙:如果用梯子,可以请何老师帮忙。……(未完待续)

整个活动幼儿表现非常积极,参与度比较高,他们能根据测量时的具体情况调整测量的方法,也能发现测量时存在的小问题。由于时间的限制,整个活动的开展是分组进行的,部分幼儿只能通过分享的方式去得知测量的过程以及结果,所以,在往后活动的安排上可以给孩子们足够探究的时间去观察和探索。

6月17日的龙眼树是这样子的:

祝这棵龙眼树健康、稳健地长大,我们爱你哟!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fb/24195.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龙眼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