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史”传统
作者:张晖
第1章
“诗史”说的最初形态:重读《本事诗》
l李白故事与“诗史”概念的产生:
n“诗史”一词,最早见于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n“诗史”一词见于晚唐孟棨所撰的《本事诗·高逸第三》: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方孝岳称其“流俗称赞之语,不足为典要”
n《本事诗》一书共分七个部分: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征异、征咎、嘲戏。“诗史”出现在《本事诗·高逸第三》中的特殊背景是:孟棨言“诗史”之前,先铺叙了李白的相应事迹(贺知章对李白的知遇之恩,孟棨立刻说杜诗提到了此事;谈到李白的诗学观时,孟棨就举李白嘲笑杜甫的诗歌为例;随后谈到李白的坎坷经历,就说李白的这些经历全部记录在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中了。)
n在李白故事的传衍中,《本事诗》之前和之后的记载,对杜甫都没有兴趣加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fb/2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