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龙眼 >> 龙眼吃法 >> 正文

古代志怪故事赤松观丹,写乡酒务道人沧海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8/3 14:29:05

赤松观丹

婺州金华赤松观,据说是九天玄女炼丹的地方。传说仙丹刚炼成的时候,玄女用一粒祭天,一粒祭大地,都埋在隐蔽的场所,已经过了无数的朝代。

宣和年间,赤松观里的某道士独坐,看到他养的鸡在竹根下啄一个东西,样子像龙眼(一种像桂圆的南方水果),但是比龙眼大,还散发着光彩。道士急忙上前捡起来,香气袭人,比石头做的还重。道士想起了玄女炼丹的传说,但是没敢服用,装在一个器皿里,放在三清殿前,有香客想看就焚香后打开。

后来被一个游人拿起吞下,抢夺已经来不及。喊人来捉,那个游人飘到池塘上面。第二天看到那人坐在水底,周围的池水像开了锅一样沸腾,十多天才离开。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道士非常后悔,用水洗刷装丹的器皿后喝下,从此鹤发童颜,九十岁还身体强健。啄过金丹的鸡也活了三十年。

婺州金华赤松观,相传为九天玄女炼丹之所。云丹始车时,凡三粒,以一祭天,一祭地,皆瘗于隐所,一以自饵,蓋不知几何世矣!宣和间,某道士独坐竹轩,见所养善鸣鸡,啄龙眼于竹根下,甚大而有光彩,异焉,急起夺得之,香气袭人,重于铁石,意其所谓丹也,未敢服。密贮以器,置三清殿前,愿见者则焚香启钥以示之,既期年矣!后为游士攫取,以像前供水吞之,夺不可得,亟呼众擒之,已飘飘然行池水上,运步如飞。明日,或见其坐水底,水皆涌沸,旬日方去,莫知为何人,何所之也!道士怅然自悔,犹汲水涤盛丹器饮之,自是面如童颜,唇赤如硃,右手软如绵,年九十,尚强健无恙。鸡亦活三十年。(南城丞浦江何叔达说。)

写乡酒务道人

邓州新乡县,宣和年间,曾经有个道士多次到县里买酒。赵某和这个道士很投缘,每次都是多给他酒,或者请他喝。道士很感激。

赵某身体虚弱,某次疾病发作,好几天没吃下饭。道士来对他说:“你的状况很不好,多说一年,少说半载,就要离世。”赵某回答:“我也知道,但没办法,只好这样等待死期。先生这么说,是不是有办法救我?”道士说:“我能力达不到,不是不愿意效力,实在是没有办法。”赵某苦苦哀求,道士思索片刻说:“我给你试一试吧!几天后我邀请一个大胡子道士来,你要多准备水果菜肴好酒,要把那个大胡子道士灌醉,我的计策才能实施。”说完离开。

五天后,他果然领了一个人来,六尺多高,梳着双髻,长着大胡子,气质不凡。看到酒席,两个道士都很高兴,三人坐下喝酒,以前的那个道士对同伴说:“你酒量大,今天痛快的喝。”然后暗示赵某频频斟酒。大约喝了一斗,髯道士有了酒意。先前的道士说:“你去休息一会吧!”髯道士躺到床上,片刻就鼾声如雷。

前道士让赵某在髯道士身边躺下,也熟睡。他对着髯道士的头顶吸气,再对着赵某头顶吐气。然后又对着髯道士胳膊、胸口、腿等部位一一吸气,再对着赵某相应部位吐气,然后走了出去。

髯道士醒来,看到赵某在身边,大怒而起,骂前道士:“畜生竟敢耽误我!”拿起拐杖要打。前道士陪着笑脸说:“用得着这样嘛,你只是多费一年功夫,却救了一个人的性命!”髯道士怒色稍减,但还是骂不绝口。骂了好久,也没和主人告辞,就愤愤地出门而去。

赵某觉得全身都有了力气,第二天就开始吃饭。一百天后,皮肤光泽饱满,完全没有了病态。赵彦文和他是好友,以前对他的病很同情,再次见到,非常惊讶,询问康复的原因。赵某给他讲了这件事的始末。那两个道士再也没见过。髯道士,猜想是汉钟离先生。

邓州新乡县,宣和中,尝有一道人求买酒,监务赵某,每见辄喜之,必勑酒吏倍数给予,或唤入座,命之饮,道人积感其意。

赵夙苦赢疾,时证候方危,累日不能食,道人入,语之曰:“君病状殊不佳,远不过一年,近则半岁,恐无生理。”赵应曰:“吾固甚苦此,自念无策,唯厌厌待尽而已。先生既言之,当有神术能生我!”曰:“是事非吾所能办也,感君相爱,非不愿效力,知复奈何!”赵恳请再三,乃笑曰:“姑为君谋之,后数日,试邀一髯道人同至此,君宜多设精果妙香,连沃以酒,以大醉为期,则吾计得施矣!”遂去。

越五日,果与一客来,长六尺馀,丫髻美髯,气貌伟甚,见酒席,俱有喜色。三人同坐下,每一举杯,前道人必令多酌髯,曰:“尔素善饮,今幸勿惜量。”度至斗许,觉跌宕不可支,道人曰:“尔已醉,少憩可也。”令扫地铺簟,髯径就枕,鼻息如雷。

道人密引赵卧于旁,令耸背紧相挨,且熟睡。少顷,来坐其前,俯身就髯项,吸其气满口,即嘘著赵顶上,又吸胸腹及臂股,亦如之,仆仆十馀及,趋而出。髯忽寤,见人在侧,若有所失,大怒起,呼叫曰:“畜生无状,敢误我。”持杖将击道人,道人迎笑曰:“何用如是,只费得尔一年工夫,而救得一个性命,乃是好事。”髯怒稍息,但极口叱骂,良久,不揖主人而行。赵即时气宇油油然,明日即嗜食,甫十旬,肤革充盈,肌理如玉,略无病态。赵彦文子游与之有旧,常怜其疾,及是适见之,惊问所以。始尽道本末。二客皆不复再见,丫髻者,疑为钟离先生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cf/2747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龙眼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