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是一种大型真菌,又名猴头、猴头菌、花菜菌、对脸菇、刺猬菌、山伏菌、阴阳蘑。猴头菇子实体呈球形,上面布满像头发一样的针状菌刺(又称菌发),很像小猴子的头,故而得名。在民间有句俗语说道,吃四条腿,不如吃两条腿,吃两条腿,不如吃一条腿,猴头菇正是一条腿中的极品。
猴头菇是一种疗效十分显著的食药两用菌类,古医书记载,猴头菇有利五脏,助消化的功效。据千菌方菌物健康专家团队研究,猴头菇有多种药理活性和疗效,其中对消化系统炎症溃疡、肿瘤的治疗效果特别显著。
猴头菇还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在封建社会,只有皇室和权贵之家方能享用。近年来,由于人工栽培获得成功,才得以普惠于民间,成为一种大众化美味食用菌。
猴头菇的营养价值:
1.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
2.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3.猴头菇含有的多糖体、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
4.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猴头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据分析,每百克(干重)猴头菇子实体含蛋白质26.3克,脂肪4.2克,碳水化物44.9克,水10.2克,磷毫克,铁18毫克,钙2毫克,维生素B10.89毫克,维生素B21.8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热量千卡。
实例见证:治疗消化道疾病医案录
案一:陈××,男,56岁。
主诉:黑便二天。伴有胃脘隐痛肠鸣,患者素有胃病史,长服猴菇菌片,症状基本控制,二天前午后自觉胃中嘈杂,且灼热感,突于当夜腹痛欲便,下黑色血便,量较多。第三天即来门诊,今查大便隐血++++,面色苍白,脉细数,舌薄中微黄,边尖淡红,此乃胃络破损,气不摄血。
配方:桑黄、猴头菌(菇)、桦褐、松萝、大马勃、灵芝、裂褶菌等
医嘱:卧床休息,进流汁,出血严重者立即住院治疗。
上药服三剂腹痛好转,肠鸣亦除,大便未转正常,再予上方加猴头菇,服4帖,大便转黄,隐血试验(-),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出血一证,多因实火,亦有因虚而发者,如张景岳所言:“于火热之外,则有脾胃阳虚,不能统血者……故活血者,当知虚实之要”。本例远血伴面色苍白,乃为虚寒症,是见胃络损伤,气不摄血所为。
案二:周××,女,38岁。
主诉:胃脘胀满伴嗳气,嘈杂。
病史:萎缩性胃炎病史2年,反复中脘胀满,食后更甚,嗳气无泛酸,嘈杂便溏,口干引饮。
舌脉:舌质红少润,苔少,脉细。
检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病理示:中度萎缩性胃炎,重度肠化。血抗HP抗体阳性,HP涂片阳性,HP快速试验阳性。
辨证:肝胃不和,气滞热郁,脾气虚弱,胃阴受烁。
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西医)。胃痞(中医)。
治法:调肝和胃,理气清热,益阴健脾。
配方:猴头菌(菇)、木蹄、桦褐、树舌、云芝、薄皮纤孔菌、松萝、贝壮木等
复查:胃脘胀满较减,嗳气,嘈杂,便形不实,胃纳较馨,舌红润,台薄黄,脉细,再拟前法加减。
配方调整:上方加苦白蹄、神曲。
随访:患者服药3月余,临床症状消失,体重略增,大便尚调,于9月初胃镜复查:胃窦炎、萎缩性胃炎,病理:轻度萎缩性胃炎,HP涂片阴性,HP快速试验阴性,血HP抗体阴性。疗效显著。继续巩固治疗数月,嘱注意饮食调摄。
按: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案治疗前HP检查均为阳性,经治疗数月后,不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复查HP涂片,培养及血清HP抗体,均已转阴,说明本方立足于清热理气,疏调肝胃,健脾养阴,不仅使脾胃功能得到协调恢复,同时具有清除幽门螺杆菌作用,方中松萝、肉球菌经实验证实对HP有体外抑菌作用,可见,清除HP是控制胃粘膜炎症活动,使腺体恢复,肠化逆转的重要环节,也为运用中药药用真菌清除HP的进一步研究,开拓了思路。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是一种美德!推广五千年中医养生文化,助力健康中国!心存善念,爱行天下,造福全人类!携手神农,让灵芝从神话走进人间!神农全国火爆招商加盟中,优质的产品及事业机会等着您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哈市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hwwh.com/lyyy/7904.html